【陕建科研院·资讯】2019年全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学术大会在西安圆满落幕
来源: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党委宣传部 日期:2019-07-26
7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承办的2019年全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学术大会在西安曲江国际饭店召开。国内知名学者、业内权威以及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及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参会人数和会议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大会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秘书长,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总工程师朱武卫主持。陕西省建设厅副厅长茹广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助理诸金伟和陕西建工集团总工程师刘明生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秘书长,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总工程师朱武卫主持开幕式
陕西省建设厅副厅长茹广生致辞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秘书长助理诸金伟致辞
陕西建工集团总工程师刘明生致辞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院长韩大富致欢迎词,她首先对参会的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大会筹备组织工作提供引导、帮助、支撑的各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组织召开学术大会,是业内同行之间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的有效途径,是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合作共赢,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平台。希翼借助本次会议,能够学习各位专家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借鉴各位同行在先进技术方面的基本经验,不断拓宽自身的学术视野和研发水平,更好地定位作为建筑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更有效地发挥作为专业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院长韩大富致欢迎词
开幕式后,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何满潮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的张建民院士分别作了题为《滑坡精准监测预报方法及在黄土地区的应用》和《结构与土体一体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的学术报告。随后,30位来自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就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地基处理新方法、新工艺、基坑和边坡工程中的新进展作了学术报告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秘书长朱武卫、岩土企业副总经理刘存利、古建文物与特种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张风亮、岩土企业高级工程师柳明亮分别作了题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修订概况》《湿陷性黄土地区锚索内力测试方法研究》《黄土窑洞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和《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边坡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张建民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秘书长朱武卫作报告
岩土企业副总经理刘存利作报告
古建文物与特种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张风亮作报告
岩土企业高级工程师柳明亮作报告
25日晚,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协会负责人。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总工程师朱武卫担任主任委员,白晓红等5人担任副主任委员,岩土企业副总经理刘存利担任秘书长,确定兰州为下一届会议的举办地址。
26日学术交流完毕后,参会人员前往西安地铁6号线25标项目和陕西国际体育之窗深基坑支护项目进行了观摩交流。
观摩西安地铁6号线25标项目
观摩陕西国际体育之窗深基坑支护项目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专业委员会是由我国黄土地区从事工程建设的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单位和高等院校组成的学术性团体组织,秉承学术统领、服务社会的宗旨,团结广大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围绕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组织交流,编制国家、行业、地方和协会标准规范,为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术交流一直是专业委员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历届委员会都非常重视,本次大会特邀两位院士和30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报告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代表了近期湿陷性黄土研究进展和学术前沿,成为湿陷性黄土学术交流的一次盛会。